在精密制造領域,青島大東電鑄正以電解沉積技術突破物理形態的桎梏。企業獨創的脈沖電鑄工藝,可在0.05mm超薄基材上構建三維微結構,誤差控制在±0.003mm以內。這項達到納米級復制精度的技術,成功應用于航空發動機葉片模具制造,將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復雜流道結構變為現實。
"電鑄不是簡單的金屬復制,而是對微觀世界的重構。"工程師展示著僅重3克的微型渦輪盤,其內部蜂窩狀冷卻通道通過電鑄一體成型,使材料利用率提升45%。這種將增材制造思維融入電鑄工藝的創新,讓大東成為中車集團、航天科工等企業的戰略供應商。
企業建立的電鑄材料數據庫涵蓋200余種合金配方,通過電化學參數智能調控,可實現從超硬合金到高導材料的精準制備。某醫療器械客戶需要的0.1mm厚鉑金電極,經大東工藝優化后,使用壽命延長至傳統方法的3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