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高端鐘表制造商的電鑄鎳標良率提升項目,揭示了工藝參數精細化管理的巨大價值。
初始問題診斷
-
痛點:表盤logo邊緣鋸齒(偏差>10 μm),鍍層厚度不均(±15%),導致20%產品不符合奢侈品外觀標準。
-
根因分析:母模光刻膠側壁陡直度不足;電鑄液對流不均引發尖端效應。
系統性優化方案
改進項 | 實施措施 | 效果 |
---|---|---|
母模制作 | 改用灰度光刻技術,側壁角度控制88±1° | 邊緣鋸齒消除,尺寸偏差≤2 μm |
電鑄液流場 | 增設旋轉陰極(轉速30 rpm) | 厚度均勻性從±15%提升至±3% |
脈沖電源參數 | 正向電流密度3 A/dm²,占空比50% | 孔隙率從5%降至0.8% |
在線監測 | 引入微波等離子體光譜儀實時監測鎳離子濃度 | 成分波動≤±1% |
經濟效益驗證
良率從78%提升至97%,年減少廢品損失800萬元,高端客戶訂單增長35%。